2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《圆利针超微针刀疗法》之一:理论篇
目录: 一、 软组织损伤的四大理论 二、 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思路、临床表现、诊断技巧 三、 圆利针疗法概述 四、 超微针刀疗法概述 五、 对骨质增生的理解 六、 ...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谁有正规赛车群二维码 > 新闻动态 > 《圆利针超微针刀疗法》之一:理论篇
《圆利针超微针刀疗法》之一:理论篇 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4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03

目录:

一、 软组织损伤的四大理论

二、 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思路、临床表现、诊断技巧

三、 圆利针疗法概述

四、 超微针刀疗法概述

五、 对骨质增生的理解

六、 经营技巧

第一讲    软组织损伤的四大理论

一、理论1——杠杆理论

第 1 页

(1)组成:由重力、动力、支点和杠杆组成。

(2)力方向:重力和动力的方向是一致的。

(3)运用:将骨性组织看成是一个异性杠杆,

借助骨性结构,将深层的病(力学上的如

痉挛、力学平衡失调)提到浅层治疗。

第 2 页

(4)举例:L3横突尖上有结节,多在L3棘突同侧摸到横向结节,切断处理。

(解释:横突尖上受力加大,杠杆的另一端棘突同侧同样受力增大,处理一处即可)

二、理论2——弓弦理论

(1)弓的部分——人体四大生理弯曲的骨性组织

(2)弦的部分——软组织

(3)应力集中点——多在弓弦的交接部位和弦的中央部

a.弓弦弧增大患者,表示弓已拉开,则弦处于紧张状态,应力集中点在弦上。

第 3 页

如项韧带钙化,多见于颈椎生理曲度增大的患者;

b.弓弦弧变小患者,表示弓没有拉开,其受力点在弓弦交接处。

以颈椎为例则见于生理曲度变直或生理曲度反张,此时弓弦交接点,即应力集中点位于C1横突和C7横突。

第 4 页

4个点为受力点

均为受伤害部位,

也是治疗部位。

三、理论3——拉杆理论

(1) 原理:当一根竖着的电线杆子,四周有四个固定的铁丝,

当用力踏其中的一条固定铁丝时,则其他三根铁丝也与

第 5 页

被踏的铁丝一样处于紧绷状态。

(2) 运用:将人体骨性组织看成是电线杆,四周的肌肉看成

是固定电线杆的四根铁丝,当一块肌肉损伤痉挛时,则

其他三个方向的肌肉也会出现痉挛状态。

a. 疼痛点可以是原先痉挛的部位

b. 如果原先受伤处的软组织伤害感受器阈值太高,其他部

位伤害感受器阈值低的情况下,则疼痛就可能出现在其

他三个方向的肌肉痉挛部位。

第 6 页

四、理论4——链条理论

(1) 原理:病损处的疼痛可沿着软组织附着的骨骼依次传到远端部位。病损处在A,可经B传C,最终疼痛可以出现在D点。

(2) 举例:如跟骨痛,颈椎可能是其原发点,所以处理颈椎有效。

(3) 更说明要以动作障碍为主要诊断方法。

第 7 页

第二讲    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思路、临床表现及特征

一. 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思路:

(1)神经、肌肉解剖定位诊断。

(2)功能障碍动作的参与肌肉来诊断。

(3)CT、X光、磁共振等临床检查诊断。

“盯着痛点治、满头大汗治不好“

二.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:

(1)疼痛

(2)功能障碍——更是治疗的切入点

(3)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——内科病的

第 8 页

治疗

三. 软组织损伤的三大临床特点:

特点1——压痛(是诊断和判断疗效的法宝)

特点2——结节(治疗的关键)

特点3——受损的软组织主动收缩、抗阻收缩、被动牵拉产生疼痛。

附注:结节的相关问题

①.结节的形状

a、团块状结节:如脂肪瘤。

          b、颗粒状结节:如扳机指。

第 9 页

          c、圆锥状结节:如肱骨外上髁尖处的山脊样结节。

          d、条索状结节:如肌肉的起止点处结节。

            e、不规则结节:如股骨大转子结节。

f、瓦片状结节:如臀部及股四头肌损伤。

②.结节的好发部位

a.骨性突出点:如股骨大转。

b.骨的游离端:如腰三横突。

c.肌肉的起止点部位。

d.肌肉力学的受力点或聚力点:

第 10 页

e.肌肉与肌肉之间的交会部位。

f.高应力腱性组织点:如项韧带。

g.神经出口点:如臀上皮神经出口点

h.关节连接处:如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在膝关节内侧的结节点。

③.结节的检查技巧(正常结节与异常结节的区别)

方法:对比法、两手两侧同时用力、45°

a.比压痛(左右对比)——压痛大的为异常结节,压痛轻的为正常结节。

b.比软硬程度(左右、上下对比)——比正常结节软的或硬的均为异常结节,反之则为

第 11 页

正常结节。

        c.比结节大小——解剖没有特异的情况下比相邻上下结节大小,异常的是病变的结节。

第三讲    圆利针疗法概述

一、 几种疗法的思路比较

思路决定出路、思路决定方法。

(1).小针刀对软组织损伤症的思路——软组织粘连。

小针刀的方法——针刀松解。

(2).宣蜇人对软组织损伤的思路——无菌性炎症。

第 12 页

宣老的方法——银质针,加温促进血液循环,带走炎症。

(3).圆利针对软组织损伤的思路——组织内压增高。

圆利针的方法——减压。(比如扇形针刺,形成多个减压通道)

二、 治疗点的选定——在患病肌肉的起点、中点、止点上针刺均有效。

根据患者的运动解剖方向或动作找出参与其中的肌肉,根据肌肉的解剖、肌力的大小、肌肉与周围骨性结构的特点以及肌肉的功能来判定易损的肌肉。比如:上肢外展的动作,参 与的肌肉为冈上肌与三角肌中部的肌

第 13 页

纤维,三角肌肌块肥厚、肌力大;冈上肌肌块小、肌力弱。那么冈上肌则是我们要求治疗的肌肉。

三、 针刺手法

(1).没有过多的手法,只要求将针刺入结节点即可。要注重落空感。

(2).针刺方向:扇形针刺形成多个减压通道,尽量使针体与治疗的结节保持最大化的接触。

(3)不留针:针刺入结节后将针退至皮下,左手拇指感受指下结节有无松解或变小,

      达到目的后出针。如果效不佳再换角度

第 14 页

进行针刺,直到达到治疗目的。

(4).左右手相配合:左手拇指为诊断手指,右手为进针手,先用左手拇指分离(分离神经、血管),固定结节;右手持针刺入结节,当落空感或阻力消失即停止进针,表示针尖以穿过结节,体会阻力消失感是十分容易的。

第四讲    超微针刀疗法概述

操作的只是筋膜而不是肌肉,所以只横切不纵切,最大限度的应用杠杆

原理,把深层疾病提到浅层治疗。需要沿肌肉走形触摸。

一、超微针刀疗法特点:

第 15 页

1、刀口只有0.4mm,每个切割点最多切割3刀。

2、进针深度为1.0 cm左右。

3、不用激素、不用麻药。

4、以切割深浅筋膜为主。

5、疗效立竿见影。

6、刀法以切断为主,固有的筋膜韧带不能切割。

二、与小针刀的本质区别

超微针刀切割的是横行筋膜结节,需沿肌肉走行触摸。

而小针刀切开的是肌肉和韧带。

第 16 页

三、注意事项

一个切割点建议每次不超过3刀,如果一次全切断,可能会造成患者第二天无力。

四、疗效反复的问题

如有8根横筋膜,第一次只能切断3根就有效,但第二、三天会有小许反复。继续治疗可解决。

五、筋膜相关解剖

1.组成:深筋膜、浅筋膜、肌腱膜、肌包膜。

2.作用:  a: 支持软组织,固定软组织。

b: 限制作用,通过提供牢固的界限,增加肌

第 17 页

肉的强度。

c: 引导和塑型作用。

d: 包容和分隔作用:包容并引导体液,有利于防止感染的扩散。

e: 为分支的系统提供内部结构。

f: 使结缔组织再生。

六、切到骨面的缺点

1.针易卷口

2.骨膜刺激感强,患者害怕

七、非超微针刀的适应症

1.肌肉做过改造手术的

第 18 页

2.小儿麻痹者

3.手术后瘢痕的

第六讲    对骨质增生的理解

1.定义:

骨质增生(骨疣)其实是人体基因缺陷的一种骨质异常增生的一种很少见的疾病,而我们临床常见的骨质增生只能说是类骨质增生,是类似于骨质增生的一种软组织损伤性疾病。

2.机理:

软组织损伤后力量减弱,机体为了增加该组织的力量,调集身体的钙,堆积在受伤的软

第 19 页

组织上,通过增加受伤软组织的硬度,从而达到增加其力量的目的,久之钙质堆积逐渐增多,造成了硬化到骨化的过程,也就是我们说的骨质增生。

3.部位:

多发生在肌肉的起止点和韧带的中点。

第八讲    经营理念

1. 见到好朋友要交,见到好老师要拜

2. 学习目的:整合资源,每个疼痛病都要准备3个治疗方法,增加内涵

3. 做神秘的医生,但不要做神医

4. 当面见效是来自在治疗前后对结节的判断

第 20 页

5. 中医是推理医学、西医是板块医学

6. 对高端的患者不解释,越神秘越好。高端患者要先话聊,低端患者要的是疗效。

7. 坚决找动作治疗,处理结节;不管症状(可能是假象或牵涉痛),不找痛点治疗。

8. 学习技术:先相信,再使用给予证明。

9. 模式:10次一疗程,一收一疗程。做到结节和压痛消失为准。不以患者的主观症状消失为标准。否则得到错位结论,根本没有治愈而复发率高。

10. 要让患者敢来找你,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快治愈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